孩子的告白VS.媽媽的觀點
孩子的告白 另類的親子旅行─露宿街頭 四年前爸爸心血來潮,突然騎腳踏車從淡水回南部。到了苗栗實在累得騎不動,半夜又找不到睡覺的地方,只好躺在郵局旁邊的街道,睡了一晚爸爸回來後,哥哥覺得露宿街頭實在太酷了,隔年就請爸爸騎機車帶他去旅行。到了晚上,哥哥堅持睡在爸爸當初露宿街頭的地方。聽說哥哥一躺下去,不到三分鐘就呼呼大睡今年我也請爸爸騎車帶我去旅行,途中還下大雨。到了當初爸爸和哥哥露宿街頭的地方,爸爸一鋪上雨衣,累壞了的我,躺下去就睡著了 旅行結束,我的屁股坐得好痛,發現「站著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希望媽媽明年也和爸爸騎車,沿著我們走過的路線去旅行,讓「露宿街頭」變成一家人共同的記憶。(我媽不敢答應,她竟然問我可不可以睡公園?) 媽媽的觀點 父母先摸索,再用自己的生命經驗陪伴小孩
四十歲那年,先生留職停薪寫論文,身體和心理正好也面臨某種轉折,常常早上出去走路,直到晚上才回來,有一次還從淡水走到桃園,走了兩天一夜。那段走路的日子,他深深體會:「離家愈遠,離自己愈近。」離開熟悉的環境,少了外在的牽絆,反而可以近距離觀察自己的身體和心靈。一個人走路是另一種獨處,藉此沈澱自己,往內心深處去探索。這種往自己內心呼喊和對話的方式,可以解決很多內在和外在的問題。
從來沒有受過訓練,也沒有環島經驗和任何專業配備的先生,一路騎著多年前用來載小朋友的摺疊腳踏車,在彎曲起伏的山路騎騎停停。每逢騎不動,就想辦法改變一下姿勢,最後終於找到一種「無論遇到怎麼樣的斜坡都有辦法騎得上去」的方式和自信。 先生說,當他在夜間的山路被野狗追著跑,一度以為自己體力已經用盡,卻仍咬緊牙根、努力硬撐,拚命叫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往前騎,好不容易找到可以停下來休息的地方,跳下車的瞬間,卻發現自己軟腳,差點連人帶車摔倒在地,如同被刀刃插入骨子裏般恐懼的感覺,與無論如何都不能被擊倒的韌性,不斷的在旅程中反覆考驗著他。 通過一連串「挫折沮喪─燃起勇氣─努力往前─能量用盡─修復自己─繼續前進」種種旅程的洗禮,他發現當一個人超越身體的極限後,反而可以衝破心裏的許多關卡,把壓在心底的東西統統釋放出來,不僅得到解放,也藉由重新整理,找到新的自己。 從一個人走路,到一個人騎腳踏車,有了這些旅程的親身經歷,先生說他才敢一個人騎摩托車載著孩子回南部。先摸索一遍,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生命經驗陪伴小孩。先生建議有意規畫「另類旅行」的父母,不妨先嘗試一個人兩天一夜的小旅行,再慢慢增加天數。 旅行不必然要有詳盡的規畫,可以讓孩子自己設計,邊走邊調整。也不要有太多的設限,將來讓你真正回味感動的,說不定是你和孩子在這段旅程中意外迸出來的東西。 旅途中的變數很多,常有料想不到的事發生。原本我和先生只是想讓兩個孩子體驗不同的旅行方式。一邊由我帶著女兒坐捷運在臺北旅行,晚上留宿旅館;另一邊由先生帶兒子騎摩托車環島,晚上則住朋友家,行程則完全由兩個孩子自行搜尋地圖設計。 後來,剛好碰到八八風災,先生去屏東救災,回來後不忍心看兒子失望,原本規畫一星期的環島旅行,只好改成三天兩夜鹿港之旅,先生也沒料到兒子後來竟然想和他一樣露宿街頭。 當年暑假,和我住過舒適的旅館、坐過便利捷運在北部旅行的女兒,反而對哥哥可以和爸爸騎摩托車,並露宿街頭的旅行經驗,產生莫名的嚮往和好奇。於是請求先生照著兒子設計的行程,騎著摩托車展開四天三夜的旅行。從下午兩點出發,先到桃園石門水庫,沒想到傍晚竟下起了大雨,為了晚上能露宿在爸爸和哥哥睡過的郵局門口,女兒又要求先生冒雨騎車,從石門水庫的山路騎到苗栗的某間郵局(當時已經將近晚上十一點)。坐了那麼久的摩托車,女兒的屁股實在痛到不行,一下車脫下雨衣,最大的感觸竟是:「原來『站著』是一件幸福的事啊。」 女兒的旅行原本只想體驗哥哥和爸爸走過的地方並留宿街頭,跟哥哥的規畫一樣只到鹿港。但到了鹿港,發現假日人潮太多,無法感受平時鹿港小巷的幽靜及古意風貌。女兒突然心血來潮,想回臺南嚇一嚇外婆和阿嬤,於是父女倆又從下午一點多,冒著烈日曝曬,沿著濱海公路騎著摩托車直奔臺南,傍晚六點多抵達臺南時,果然嚇到外婆和住在隔壁村莊的阿嬤、表姐和表妹。 幾天下來,坐車坐到屁股痛得無法忍受的女兒,原本想託運機車,坐火車回臺北,但又想趕在隔天下午回到淡水上英語課,算一算去火車站託運的時間實在來不及。在女兒堅持不請假之下,父女倆又騎著摩托車從臺南、臺中到淡水,展開兩天「屁股痛」的返家旅程。原本我們都以為在旅途如此勞頓之下,女兒怎麼可能回來後馬上又趕著去上英語課?沒想到女兒的毅力和體力,超乎我和先生的想像,不缺席她最愛的英語課。 先生帶著女兒騎機車旅行,同樣地,我讓兒子自己設計路線,帶著他坐捷運在臺北旅行,並在旅館過夜。雖然不同方式的旅行,兒子、女兒都玩得很開心,但更讓他們回味的,顯然是跟著先生騎車、露宿街頭,經過風吹、雨淋、日曬、在山上迷路。 安藤忠雄說:「在緊張不安的狀態下,一個人迷失在不知名的地方,因孤獨而感到嚴苛、迷惘,甚至不知所措。但總能在那當中找到一條活路,順利地全身而退,並繼續邁向下一個旅程。」他認為,旅行不單只是身體移動。在心裏臨摹旅行的軌跡,再三玩味和他人相遇時種種天馬行空的對話,進一步探索旅行時發生的一切,便能一直不斷地在心裏持續進行。因此,直到現在,親自前往現場,用全身的感官與性靈體驗在各地旅行,以及在內心裏持續和自己保持戰鬥的心靈旅程,從來沒有在他的生命間斷過。 經由這幾次旅行,我發現孩子其實和大人一樣,需要挑戰,也需要突破,需要來點不一樣的刺激,在來日的記憶裏慢慢咀嚼。很多人問先生,露宿街頭又帶著小孩,如何評估安全?先生說,安全一定放第一,一定要觀察周遭的環境,提高警覺,找到安全的地方才能露宿。選擇露宿郵局,是因為郵局有提款機,有燈光,也常有警察巡邏,加上前方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,經過審慎的評估,才會讓孩子露宿在外。另外,騎摩托車載著孩子旅行,也要考慮坐在後面的孩子,是否因為打瞌睡或精神不濟,沒抱好前座的人而發生危險。 有人打趣說,難道是為了讓孩子體會遊民生活,才讓孩子露宿街頭?先生大笑說,當初露宿街頭是不得已,沒想到他去過的地方,兒女也想去,沿著他旅行的軌跡,意外變成一段另類的親子旅行。走筆至此,好像我不答應和先生騎車旅行露宿街頭,將來一家人的回憶就缺一角了。好啦,我硬著頭皮答應就是了。 其實,幸福就藏在平凡細微的小事裏。有一次小紅豆和爸爸回南部,我和兒子暗自計畫做一些瘋狂的事,讓他們好好羨慕一下。本來,我和兒子計畫去山下吃特別的料理,再去陽明山夜遊。哪知那天天色暗得特別快,我們覺得摸黑騎車下山吃飯太麻煩,改變主意,留家吃雞絲麵。可能肚子太餓了,兒子不小心下了太多麵,兩個人拚命吃到肚子好撐,又覺得拖著笨重的身軀去夜遊,實在太累了,改在住家附近散步欣賞夜景。 我和兒子在小徑上散步,聽著蛙叫蟲鳴,雖然這是一家四口常做的事,卻突然湧上一種生活的幸福感。原來幸福不需遠求,只是,我們常常一不小心就把它忽略了。 新聞來源: YAHOO新聞 | ||||||||||||||
熱賣商品推薦 | ||||||||||||||
|
|
|
自行車,BAOLI,攜車袋,捷安特,,小徑車,BIKEDNA,自行車,小徑車,BAOLI,